老年人预防耳聋可通过控制环境噪音、保持耳道清洁、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定期听力检查等方式实现。听力下降可能与年龄增长、耳部疾病、药物副作用、血管病变、长期噪音暴露等因素有关。
1、控制环境噪音
避免长时间处于超过85分贝的噪音环境,如使用耳机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持续使用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接触机械噪音时可佩戴防噪耳塞,减少强声刺激对耳蜗毛细胞的损伤。日常看电视或听广播时保持适度音量,远离广场舞音响等持续性噪音源。
2、保持耳道清洁
不要用尖锐物品掏耳,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耳垢较多时可使用医用生理盐水软化后由专业人员清理。洗澡或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防止污水滞留引发外耳道炎。若出现耳道瘙痒或渗液,需就医排除真菌或细菌感染。
3、科学饮食
增加富含锌、镁元素的食物如牡蛎、坚果、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耳蜗内淋巴液电解质平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改善内耳微循环。限制高盐高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水平,降低血管性耳聋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避免高血糖损伤听神经。
4、规律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内耳供血不足。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有氧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情绪稳定,长期焦虑紧张可能加重耳鸣症状。戒烟限酒,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听毛细胞功能。
5、定期听力检查
60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早期发现高频听力下降。突发耳聋或持续耳鸣超过3天需立即就诊,黄金救治时间为72小时内。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时需监测听力,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耳蜗功能。
老年人日常可进行耳部按摩,用双手掌心按压耳屏后快速松开,每日重复20次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深入耳道清洁,洗头时可用耳塞防止进水。出现听力下降时及时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延缓听觉功能退化。家属与老人交流时应放慢语速、吐字清晰,减少因听力障碍导致的社交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