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骨折后造成脚部麻木可通过神经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脚部麻木可能与神经压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反应、软组织损伤、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
1、神经康复训练
早期进行踝泵运动及足趾屈伸训练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家属可帮助患者每日重复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动作需轻柔缓慢。若伴随跟腱反射减弱,需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辅助训练。
2、药物治疗
甲钴胺片可营养受损的周围神经,改善由骨折端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麻木感。塞来昔布胶囊能缓解神经根水肿导致的放射性麻木。对于创伤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异常放电。
3、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采用超声波治疗仪穿透深部组织,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修复。红外线照射能改善末梢循环,每次照射20分钟需避开金属内固定物。冷热交替敷法适用于急性期后的感觉异常调节。
4、手术干预
当CT显示骨折碎片持续压迫神经时,需行神经探查松解术。对于合并腕管综合征样症状者,可考虑腱鞘切开减压术。术后需配合持续踝关节功能位固定。
5、心理疏导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导致痛觉过敏现象,认知行为疗法可降低大脑对异常信号的敏感度。家属应避免反复询问麻木症状,防止形成心理暗示强化。
康复期间建议保持足部温暖干燥,穿着宽松棉袜避免摩擦。每日用40℃温水浸泡双足15分钟,水中可加入活血化瘀的中药包。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鲈鱼汤等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情况,出现皮肤溃疡或肌力下降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