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需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均可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与长期吸烟史相关,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性气流受限,影像学可见肺气肿改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则常见于非吸烟人群,影像学表现为小叶中心性结节和树芽征,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鉴别需结合病史、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以发作性喘息、气促为主要表现,症状具有可逆性和变异性,肺功能检查显示可变性气流受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症状持续存在,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较差。哮喘患者过敏原检测常为阳性,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多与慢性鼻窦炎相关,需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辅助鉴别。
3、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多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痰抗酸染色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无特异性感染表现,但可能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部CT上肺结核常见上叶尖后段病变伴空洞形成,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弥漫性小气道病变分布不同,需通过病原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4、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为特征,高分辨率CT可见支气管管壁增厚和囊柱状扩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痰量相对较少,影像学表现为细支气管周围炎症改变。两者均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但支气管扩张症多局限在特定肺段,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变分布更为广泛,需通过影像学特征和肺功能变化趋势进行区分。
5、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双肺弥漫性病变,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为主。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虽也有弥漫性病变,但主要累及小气道,肺容积通常正常。间质性肺疾病在HRCT上可见网格影、蜂窝肺等特征性改变,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分布不同,必要时需行肺活检确诊。
对于疑似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定期复查肺功能。合并慢性鼻窦炎者应积极治疗鼻部病变,病情稳定期可进行适度的呼吸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