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治疗方式主要有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非小细胞肺癌可能与吸烟、职业暴露、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1、化疗
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卡铂注射液、培美曲塞二钠等。化疗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能够作用于全身各处的癌细胞,但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
2、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片、厄洛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靶向治疗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确认存在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相比化疗,靶向治疗的副作用较小,疗效更好,但可能出现耐药性问题。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常用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断PD-1/PD-L1通路,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免疫治疗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
4、抗血管生成治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来阻断肿瘤生长,常用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安罗替尼胶囊等。这类药物可以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可能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5、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参一胶囊、康莱特注射液、华蟾素胶囊等。中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等作用。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选用不同方剂,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