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痘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穿着宽松衣物、调整饮食、使用药物等方式护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
1、保持皮肤清洁
水痘患者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可用干净毛巾轻轻拍干,防止摩擦导致水疱破裂。清洁有助于减少皮肤细菌感染概率,促进水疱结痂。若水疱已破裂,可局部涂抹医用消毒液,但需避免大面积使用。
2、避免抓挠
水痘引起的瘙痒可能较为剧烈,但抓挠会导致水疱破裂、继发感染或遗留疤痕。儿童患者家长可为其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成人可通过冷敷缓解瘙痒,如将湿毛巾冷藏后敷于瘙痒部位,每次不超过10分钟。夜间睡眠时可穿着长袖衣物减少无意识抓挠。
3、穿着宽松衣物
选择纯棉、透气且宽松的衣物可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避免穿着化纤材质或紧身衣物,防止汗液滞留加重瘙痒。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高温洗涤消毒。卧床休息时建议使用柔软床单,保持环境温度适宜以减少出汗。
4、调整饮食
水痘期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蔬菜泥等,避免辛辣、油腻及海鲜等发物。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有助于促进皮肤修复。发热患者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预防脱水。
5、使用药物
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继发感染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发热超过38.5℃可考虑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适用于重症或高风险人群,需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
水痘护理期间需隔离至全部水疱结痂,通常需要7-10天。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房间定期通风消毒。恢复期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可逐渐消退。观察有无持续高热、嗜睡、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出现时需立即就医。痊愈后可接种水痘疫苗获得持久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