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伤十天后出现伤口红肿需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可能需联合抗感染治疗。犬咬伤后红肿通常与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延迟处理可能引发蜂窝织炎、脓肿等并发症。
伤口红肿伴随局部发热、压痛或渗液时,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高。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需通过伤口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若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并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部分患者红肿可能源于异物残留或迟发型过敏反应。此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皮下异物,过敏反应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无论何种原因,超过24小时未接种狂犬疫苗者仍需补种,因狂犬病潜伏期可达数月。接种程序包括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注射1剂,严重暴露者需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保持伤口干燥透气,避免抓挠或自行涂抹药膏。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记录红肿范围变化供医生参考。被流浪犬咬伤或肇事犬出现异常行为时,需向疾控中心报告以便追踪观察。后续接触动物前应做好防护,受伤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