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瘢痕疙瘩可通过减少皮肤损伤、科学处理伤口、早期干预瘢痕形成等方式实现。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异常瘢痕,常见于胸背部、耳垂等部位。
一、减少皮肤损伤
避免不必要的皮肤穿刺、手术或外伤是预防的基础。瘢痕体质者应谨慎选择打耳洞、纹身等行为,日常活动中注意防护易摩擦部位。若需进行手术,术前可与医生沟通切口设计及缝合技术,选择美容缝合或减张缝合降低瘢痕风险。蚊虫叮咬后避免抓挠,痤疮勿自行挤压,减少局部炎症刺激。
二、科学处理伤口
伤口愈合期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或痂皮脱落后立即开始使用硅酮类瘢痕贴,持续3-6个月压迫抑制增生。较大伤口可配合穿戴弹力衣,通过持续压力减少胶原纤维异常排列。避免阳光直射新生瘢痕,外出时使用物理防晒霜保护。
三、早期干预瘢痕形成
发现瘢痕发红、隆起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或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软化瘢痕。光电治疗如脉冲染料激光可改善瘢痕充血,点阵激光能促进胶原重塑。中医可采用积雪苷霜软膏外涂,配合黑布药膏贴敷缓解症状。
瘢痕体质者日常应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类,有助于皮肤修复。瘢痕瘙痒时勿抓挠,可用冷毛巾湿敷缓解。若瘢痕持续增大伴疼痛,需及时至皮肤科或整形外科评估,必要时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