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主要有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感觉异常、肌力减弱。腰椎椎管狭窄症通常由椎间盘退变、黄韧带肥厚、骨质增生、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腰部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表现。
1、下肢疼痛
下肢疼痛是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疼痛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弯腰或坐下时减轻。下肢疼痛可能与神经根受压有关,神经根受压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2、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或无力,需要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行走距离和速度有关,通常在下坡或长时间站立时加重。间歇性跛行可能与椎管内压力增高导致神经缺血有关。患者可通过改变行走姿势、使用助行器等方式减轻症状,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3、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表现为下肢麻木、刺痛、蚁行感或烧灼感,通常出现在小腿、足背或足底。感觉异常可能与神经根受压导致感觉传导障碍有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活动。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营养神经或缓解症状。感觉异常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神经功能。
4、肌力减弱
肌力减弱表现为下肢肌肉力量下降,可能出现足下垂、行走不稳或上下楼梯困难。肌力减弱通常与神经根长期受压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有关,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如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肌力明显减退时需考虑手术解除神经压迫,防止不可逆损伤。
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减少腰部负重。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避免剧烈扭转或跳跃动作。饮食上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以减轻腰椎负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