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艾灸可选择关元穴、三阴交穴、中极穴、子宫穴、足三里穴等穴位,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
1、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属于任脉穴位。艾灸关元穴有助于温补下焦阳气,改善因寒湿或气血不足导致的妇科炎症症状,如白带增多、小腹冷痛等。操作时需注意艾条与皮肤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烫伤。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
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是肝脾肾三经交汇处。艾灸该穴位可调节内分泌功能,对月经不调、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有辅助调理作用。阴虚火旺体质者应缩短艾灸时间,每次不超过10分钟为宜。
3、中极穴
中极穴在脐下四寸,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艾灸中极穴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慢性盆腔炎引起的腰骶酸痛。急性炎症发作期或皮肤破损时禁止施灸,避免加重感染。
4、子宫穴
子宫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脐下四寸旁开三寸处。直接作用于子宫区域,艾灸可改善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病症。施灸前后需补充温水,艾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属足阳明胃经。通过增强脾胃功能提升整体免疫力,间接改善妇科炎症反复发作的问题。体质虚弱者可配合隔姜灸增强效果,每周2-3次为宜。
进行艾灸调理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冲洗阴道。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祛湿食材,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若出现灸后瘙痒加重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检查。日常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但急性炎症期需暂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