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不是疟疾,两者是病原体、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的疾病。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疟疾则由疟原虫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1、病原体不同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为志贺菌属细菌,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体后侵袭结肠黏膜。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属于单细胞寄生虫,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志贺菌在体外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而疟原虫需在蚊体和人体内完成生命周期。
2、传播方式不同
细菌性痢疾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生活用品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疟疾则通过受感染按蚊的叮咬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细菌性痢疾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疟疾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
3、症状表现不同
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肠道症状突出。疟疾以间歇性高热、寒战、出汗为特征,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脾肿大。细菌性痢疾病程通常较短,疟疾症状可周期性反复发作。
4、治疗方法不同
细菌性痢疾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和诺氟沙星胶囊。疟疾需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青蒿琥酯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和磷酸氯喹片。两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也不同,细菌性痢疾注重饮食卫生,疟疾需防蚊灭蚊。
预防细菌性痢疾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饭前便后规范洗手。疟疾流行区需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蚊措施,必要时可预防性服用抗疟药物。出现持续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两种疾病均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针对性治疗,不可混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