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羟丁酸脱氢酶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7/06 11:07

A-羟丁酸脱氢酶是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等组织中的一种酶,全称为α-羟丁酸脱氢酶,临床检测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心肌损伤。其活性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也可作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补充指标。

A-羟丁酸脱氢酶属于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能催化α-羟丁酸氧化为乙酰乙酸。由于心肌细胞中该酶含量较高,当心肌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会导致酶释放入血,使血清中酶活性显著上升。检测时通常采用速率法或比色法,参考值范围因检测方法不同存在差异,成人正常值多在72-182U/L区间。除心肌损伤外,剧烈运动后、溶血标本或肝脏疾病也可能引起轻度升高,但幅度通常低于心肌梗死时的水平。该指标具有较好的组织特异性,但单独检测敏感性有限,临床常联合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标志物综合判断。

若检测结果异常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明确病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指标通常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上升,48-72小时达峰值,可持续升高7-10天。对于疑似心肌炎患者,动态监测酶活性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采血时防止标本溶血影响结果准确性。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持续性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