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胃炎的西医方法主要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等。急性胃炎通常由药物刺激、细菌感染、酒精损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炎症。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也可用于轻中度胃酸过多。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以保障吸收效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和胃肠道不适。
2、保护胃黏膜
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可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阻隔胃酸侵蚀。胶体果胶铋胶囊兼具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使用后可能出现便秘或大便颜色改变,通常不影响继续用药。
3、抗感染治疗
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联合铋剂的四联疗法。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但需注意药物过敏及耐药性问题。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导致脱水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低钾血症患者需配伍氯化钾注射液。补液速度应根据心肺功能调整,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5、对症处理
剧烈呕吐可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胃痉挛疼痛可短期应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发热患者可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需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胃黏膜损伤。
急性胃炎发作期应禁食8-12小时,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保持规律进食习惯,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若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复诊,长期反复发作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饮食卫生,慎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确保规范完成抗菌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