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和肺结核的严重程度需根据病情进展判断,肺结核对肺组织的直接破坏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受损,而淋巴结核多表现为局部淋巴结病变但可能引发全身扩散。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可能仅有咳嗽、低热等轻微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咯血、胸痛及肺组织空洞形成。未经规范治疗的肺结核可能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伤。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可造成公共卫生风险。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原则。
淋巴结核多由结核菌经淋巴或血行播散引起,常见于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初期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后期可能破溃形成窦道。纵隔或腹腔淋巴结结核可能压迫气管、食管引发生命危险。全身症状包括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表现。治疗需采用链霉素注射液、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联合方案,局部脓肿需穿刺抽脓或手术清除。
两类疾病均需完成6-9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肺结核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佩戴口罩,淋巴结核患者需定期消毒溃烂创面。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等不良反应时须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