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肝区疼痛可能与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肝脓肿、肝脏肿瘤等因素有关。右侧肝区疼痛通常表现为隐痛、钝痛或绞痛,可能伴随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1、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主要由病毒感染、酒精滥用、药物损伤等因素引起。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类型,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肝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或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肝炎患者应避免饮酒,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肝功能。
2、胆囊炎
胆囊炎多由胆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细菌感染也是常见原因。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慢性胆囊炎症状较轻但易反复发作。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炎患者应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3、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汁成分沉淀形成的固体物质,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较为常见。结石可能阻塞胆管引起胆绞痛,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呈阵发性加剧。无症状胆结石可观察随访,症状明显者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药物溶石治疗如熊去氧胆酸胶囊适用于部分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结石患者应规律饮食,控制体重。
4、肝脓肿
肝脓肿是肝脏化脓性感染,细菌性肝脓肿多见,阿米巴肝脓肿相对较少。患者常有高热、寒战、肝区压痛等表现。治疗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较大脓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肝脓肿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感染源入血。
5、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恶性肿瘤如肝癌。早期肝癌症状不明显,进展后可出现肝区疼痛、消瘦、腹水等。肝癌治疗方式有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药物如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仑伐替尼胶囊可用于晚期患者。肝脏肿瘤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查。
右侧肝区疼痛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疼痛。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戒酒对肝脏疾病患者尤为重要。出现持续或加重的肝区疼痛应及时就医,完善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遵医嘱规范治疗,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