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明确糜烂范围及程度,同时可进行组织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等。
胃镜检查是诊断急性糜烂性胃炎的金标准。通过内镜可清晰观察到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点,尤其对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检查过程中可同步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鉴别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其他特殊病变。无痛胃镜技术的普及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不适感,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以确保视野清晰。对于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胃镜还能实施止血治疗。
幽门螺杆菌检测常作为辅助手段,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这类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指导后续抗菌治疗。血常规检查能评估炎症程度,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粪便隐血试验则有助于发现隐性出血,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胃镜的高风险人群。
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过热或过硬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软食。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和浓茶摄入,必要时可少量多餐。若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联合治疗。日常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