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咽峡炎可通过局部冷敷、含服药物、调整饮食、保持口腔清洁、使用镇痛药物等方式减轻疼痛。病毒性咽峡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充血、疱疹或溃疡形成。
1、局部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轻敷颈部,可收缩局部血管,缓解咽部肿胀和灼热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对儿童患者尤为适用,家长需监督防止误食冰块。
2、含服药物
西地碘含片、地喹氯铵含片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并缓解咽痛。西瓜霜含片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含服时需缓慢溶解以延长药效。儿童使用时家长需确认药物适龄性,防止呛咳或误吞。
3、调整饮食
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辣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适量饮用蜂蜜水可形成保护膜,但1岁以下婴儿禁用。吞咽困难者可少量多次进食,保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
4、口腔清洁
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4次/日,减少继发细菌感染风险。儿童可用棉签蘸取漱口水轻柔擦拭口腔。疱疹破溃期避免使用牙刷,改用硅胶指套清洁牙齿。
5、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可缓解中重度疼痛,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溃疡面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使用不超过3天。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阿司匹林。
病毒性咽峡炎病程通常持续5-7天,期间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二手烟刺激。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继发感染征兆,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性并发症。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