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检查项目主要有血常规检查、激素水平检测、毛发镜检查、头皮活检、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脱发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头皮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等情况。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毛囊供氧不足,引发脱发。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异常时,可能提示营养不良性贫血。部分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暂时性脱发,通过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辅助判断。
2、激素水平检测
激素水平检测主要针对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雄激素性脱发与双氢睾酮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女性产后脱发多与雌激素水平骤降有关。甲状腺激素异常也会影响毛发生长周期,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有助于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
3、毛发镜检查
毛发镜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可放大观察毛干形态和毛囊开口情况。通过毛发镜能区分休止期脱发与生长期脱发,判断毛囊萎缩程度。斑秃患者可见特征性的黄点征、黑点征,脂溢性脱发则表现为毛囊单位缩小。
4、头皮活检
头皮活检适用于诊断困难的脱发类型,如瘢痕性脱发。通过取小块头皮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毛囊周围是否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等改变。活检能鉴别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导致的永久性脱发。
5、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干扰毛发生长周期,表现为弥漫性脱发。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还有助于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脱发。
脱发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烫染头发。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锌元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坚果等。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减少梳头拉扯。若脱发持续加重或伴随头皮红肿、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