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

发布于 2025/07/06 13:15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可能出现出血转化、脑水肿、系统性出血、血管再闭塞、过敏反应等并发症。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以降低风险。

1、出血转化

溶栓药物可能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加重、意识障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需立即停用溶栓药物,进行头颅CT检查,必要时使用氨基己酸注射液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控制出血。密切监测血压与凝血功能。

2、脑水肿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发血管源性水肿,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表现为嗜睡、瞳孔不等大或呕吐。需抬高床头30度,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脱水降颅压。严重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3、系统性出血

溶栓药物可能引发表浅部位如牙龈、消化道出血,或深部器官如腹膜后血肿。轻微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可快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4、血管再闭塞

约10%患者可能在溶栓后24小时内发生血管再闭塞。表现为症状缓解后再次加重。需紧急进行血管评估,必要时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注射用替罗非班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部分患者需血管内介入治疗。

5、过敏反应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能引发荨麻疹、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轻度反应可使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严重过敏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备好抢救设备。

溶栓后24小时内需持续心电监护,每2小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期应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避免剧烈活动。饮食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与脑血管影像,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家属需协助记录症状变化,预防跌倒等二次伤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