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可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胃溃疡、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急性胃炎是胃黏膜急性炎症,多由药物刺激、酒精、感染等因素引起,若未及时治疗或病情加重,可能发展为上述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糜烂或溃疡,进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治疗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
2、胃穿孔
胃黏膜深层损伤可能穿透胃壁全层导致胃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需紧急手术治疗。穿孔后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可能引发急性腹膜炎,术前需禁食并胃肠减压,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3、胃溃疡
急性胃炎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慢性胃溃疡。溃疡多位于胃小弯或胃窦部,表现为餐后上腹痛、反酸。治疗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联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幽门梗阻
胃窦部炎症水肿或溃疡瘢痕收缩可能导致幽门梗阻。典型症状为呕吐隔夜宿食、上腹振水音。轻度水肿型可静脉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缓解,瘢痕性梗阻需行胃空肠吻合术或胃大部切除术解除梗阻。
急性胃炎患者应严格禁酒,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饮食宜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少量多餐,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完成规范的四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