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隐痛、餐后饱胀感、反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该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病变主要局限于胃窦部黏膜浅层。
1、上腹部隐痛
上腹部隐痛是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偏右侧,呈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可能与胃酸刺激炎症黏膜、胃蠕动异常等因素有关。疼痛常在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可暂时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具有季节性,春秋季易发作。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表面可有糜烂或出血点。
2、餐后饱胀感
餐后饱胀感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胀满不适,即使少量进食也会感到饱胀。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胃窦部运动功能紊乱,胃排空延迟所致。患者常描述为"吃一点就饱",可能伴有早饱感。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正常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胃动力检查可发现胃窦收缩幅度降低,胃电节律紊乱。
3、反酸嗳气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产生烧灼感;嗳气则是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这两种症状都与胃窦炎症导致的胃食管连接部功能失调有关。反酸多发生在夜间平卧时,嗳气常在餐后明显。长期反酸可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吞咽不适等症状。
4、食欲减退
慢性炎症刺激可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明显下降。患者常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严重时可出现厌食。食欲减退与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保护功能下降有关。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起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症状。胃液分析可发现胃酸分泌量减少或分泌节律异常。
5、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在胃窦炎症急性发作时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这与炎症刺激呕吐中枢、胃动力障碍有关。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部黏膜明显充血,表面附着黏液或胆汁。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冷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餐后适当活动促进胃排空。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养胃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