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性出血通常是指停用激素类药物后出现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并不代表怀孕。撤退性出血可能与使用避孕药、黄体酮等激素类药物有关,也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1.激素药物影响
服用短效避孕药或黄体酮胶囊等激素类药物后突然停药,体内激素水平骤降会导致子宫内膜失去支撑而脱落出血。这种出血一般发生在停药后3-7天,出血量类似月经,持续时间约3-5天。常见药物如屈螺酮炔雌醇片、炔诺酮片等。
2.内分泌失调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此时补充黄体酮后停药,也可能诱发撤退性出血。可能伴随月经周期紊乱、痤疮等症状。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疾病患者常存在排卵障碍和孕激素缺乏,医生可能开具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诱导月经来潮。停药后出现的出血属于治疗性撤退出血,可能伴有体毛增多、肥胖等表现。
4.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使用孕激素治疗后,停药时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这类出血可能伴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鉴别。
5.妊娠相关出血
极少数情况下,先兆流产或宫外孕患者误服孕激素后停药,可能将病理性出血误认为撤退性出血。这类出血往往伴有腹痛、hCG检测阳性等妊娠指征,需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明确诊断。
出现撤退性出血后应注意观察出血量和持续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若出血超过7天或伴有严重腹痛,建议及时妇科就诊。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有避孕需求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