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尿失禁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五种类型。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膀胱过度活动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压力性尿失禁
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出现不自主漏尿,主要因盆底肌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导致。常见于多次分娩、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的老年女性。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严重时需手术植入尿道中段悬吊带。
2、急迫性尿失禁
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多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表现为尿频、尿急,夜间可能加重。可遵医嘱使用索利那新片或米拉贝隆缓释片,同时减少咖啡因摄入。
3、混合性尿失禁
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病因复杂,可能与盆腔器官脱垂、糖尿病或慢性便秘有关。需结合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如托特罗定缓释胶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
4、充盈性尿失禁
膀胱排空不全导致尿液溢出,常见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的老年女性。表现为尿流细弱、排尿费力。需解除尿路梗阻,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或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5、功能性尿失禁
因行动不便或认知障碍无法及时如厕导致的漏尿,多见于关节炎、痴呆患者。需改善生活环境便利性,使用成人纸尿裤辅助,同时治疗基础疾病如盐酸多奈哌齐片控制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老年女性尿失禁日常需保持适度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液体;规律如厕每2-3小时一次;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穿着宽松衣物方便穿脱。注意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可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类型,避免自行使用利尿剂或含咖啡因饮品。合并慢性病者需定期复查血糖、肾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