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换牙齿顺序揭秘 换牙齿期间这些要注意了

发布于 2025/07/06 15:29

儿童换牙顺序通常为下门牙、上门牙、侧切牙、第一磨牙、尖牙和第二磨牙,换牙期间需注意口腔卫生、饮食调整和定期口腔检查。

1、换牙顺序规律

儿童换牙从6岁左右开始,持续至12岁左右完成。下中切牙通常最先脱落,随后是上中切牙。7-8岁时侧切牙更替,9-10岁第一磨牙被前磨牙替代,10-12岁尖牙和第二磨牙依次替换。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存在时间重叠,个别儿童可能出现顺序差异,但整体遵循先下后上、先前牙后磨牙的生理规律。

2、口腔清洁要点

换牙期需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并配合牙线清洁。新萌出的恒牙窝沟较深,可考虑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家长应监督孩子避免舔舐松动乳牙,防止牙龈感染或恒牙错位。出现乳牙滞留时,需由口腔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拔除。

3、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过硬或粘性食物损伤松动乳牙,推荐苹果块、胡萝卜条等适度硬度的食物刺激牙槽骨发育。控制高糖饮食频率,进食后及时漱口。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恒牙矿化,可适量增加乳制品、深海鱼等食物。

4、异常情况识别

乳牙早失可能导致邻牙移位,需使用间隙保持器。恒牙萌出受阻可能表现为牙龈肿胀或疼痛,需排除多生牙或囊肿。地包天、龅牙等错颌畸形在替牙期显现,7岁前进行正畸评估可干预颌骨发育异常。

5、定期专业检查

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恒牙胚发育。乳牙龋坏可能影响恒牙釉质发育,需及时治疗。夜间磨牙患儿可佩戴咬合垫,避免牙齿过度磨损。外伤导致的牙齿缺失需尽快处理,防止咬合功能受损。

换牙期间应建立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的习惯,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避免用牙咬硬物或撕扯包装等不良习惯,恒牙完全萌出后可考虑正畸评估。发现牙齿排列异常、牙龈出血或持续疼痛时,应及时到儿童口腔科就诊,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的咬合功能与面部发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