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喘息、呼吸急促、活动耐力下降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先天性气道异常、吸入性损伤、免疫缺陷或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有关,通常需结合肺功能检查及影像学确诊。
1、持续性咳嗽
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黏痰,夜间及活动后加重,常规止咳药物效果不佳。可能与细支气管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有关,需警惕长期咳嗽可能引发胸廓畸形。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或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缓解症状。
2、喘息
呼气相延长伴哮鸣音,严重时出现三凹征。因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导致气流受限,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发作时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临时缓解,日常需长期规律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控制炎症。
3、呼吸急促
安静时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伴鼻翼扇动或点头样呼吸。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低氧血症,可能出现口唇发绀。家长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遵医嘱进行家庭氧疗,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呼吸衰竭。
4、活动耐力下降
患儿易疲劳,跑步或爬楼梯时气促明显,严重者无法完成同龄儿童正常活动。与慢性缺氧导致的肌肉功能失调相关,肺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锻炼有助于改善症状。合并感染时需及时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炎治疗。
5、反复呼吸道感染
每年发生超过6次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因气道清除功能受损易继发细菌感染,需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急性期可联合使用头孢克洛颗粒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控制感染并促进排痰。
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烟雾、尘螨等刺激物。每日进行胸部叩击排痰护理,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建议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若出现发热不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急诊。均衡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食物,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