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牵引术可通过保持牵引装置稳定、预防感染、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等方式护理。跟骨牵引术是治疗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常用方法,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
1、保持牵引装置稳定
牵引装置需确保牵引绳与滑轮处于同一轴线,避免扭曲或卡压。牵引重量应根据医嘱调整,不可随意增减。每日检查牵引绳是否松动,牵引弓螺丝是否紧固。患者体位应保持中立位,避免身体滑动导致牵引失效。床尾需抬高以形成反牵引力,高度通常为15-30厘米。
2、预防感染
每日用碘伏消毒克氏针穿刺处皮肤,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保持针眼处敷料干燥清洁,污染后及时更换。牵引针周围皮肤出现疼痛或异常分泌物时需及时报告医生。保持床单位整洁,定期更换被褥。患者用手触碰牵引针前需用消毒液洗手。
3、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每小时检查患肢末梢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出现皮肤苍白、青紫或麻木需立即松解牵引并通知医生。指导患者主动活动足趾促进静脉回流,每日3-5次。使用软枕垫高患肢减轻肿胀,高度以超过心脏水平为宜。记录肢体周径变化,异常肿胀时需排查深静脉血栓。
术后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愈合,每日摄入适量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卧床期间进行上肢及健侧肢体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牵引期间避免剧烈咳嗽或排便用力,防止牵引失效。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