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筋膜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肌肉僵硬、压痛、活动受限和皮下结节,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肌肉筋膜炎通常由劳损、受凉、外伤、感染或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1、局部疼痛
疼痛是肌肉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酸痛,在受凉或劳累后加重。疼痛部位多集中在颈肩部、腰背部或四肢肌肉附着点。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急性期疼痛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若疼痛影响睡眠,可短期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
2、肌肉僵硬
晨起或久坐后出现肌肉发紧、活动不灵活是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能伴随肌肉抽搐。僵硬多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建议每日进行15-20分钟拉伸运动,如猫式伸展、肩部绕环等。物理治疗可采用冲击波或超短波治疗仪,中药熏蒸选用艾叶、红花等药材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3、压痛
病变部位触摸时可发现明显压痛点,按压可能诱发放射性疼痛。压痛点多位于肌肉起止点或肌腹中央,提示存在无菌性炎症。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患者可采用小针刀松解术,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4、活动受限
因疼痛和肌肉保护性收缩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常见于颈部旋转或弯腰动作。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可佩戴护腰或颈托提供支撑。康复期建议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顽固性受限需排除是否存在筋膜粘连。
5、皮下结节
部分患者在疼痛区域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结节大小从米粒至黄豆不等,按压时有弹跳感。这多与筋膜纤维化增生有关,较小结节可通过按摩油配合揉捏手法消散,较大结节可能需要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结节破溃需警惕感染可能。
肌肉筋膜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活动身体。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颈部不适者可选用颈椎保健枕。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深海鱼,有助于神经修复。冬季做好颈肩腰腿部位保暖,运动前充分热身。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应及时至康复科或疼痛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肌电图或MRI检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