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椎骨折后需注意卧床制动、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腰骶椎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活动受限、神经损伤等症状,需根据损伤程度采取个性化护理。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腰部负重或扭转动作。硬板床可减少脊柱压力,翻身时需保持头颈肩、腰臀腿成轴线同步移动。轻度骨折需卧床4-6周,严重骨折可能需延长至8-12周。使用腰围或支具固定时,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避免肌肉萎缩。
2、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神经根受压者可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避免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疼痛评分≥4分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3、并发症预防
每2小时协助轴向翻身,骨突处垫软枕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深呼吸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饮食增加乳制品、深绿叶菜预防便秘和骨质疏松加重。
4、康复训练
稳定期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五点支撑法、臀桥训练等核心肌群锻炼。神经损伤者需配合电刺激治疗,逐步开展坐位平衡、站立床适应性训练。避免过早负重,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每周递增5%-10%活动量。
5、定期复查
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行X线或CT评估愈合情况。出现下肢麻木加重、二便失禁等马尾综合征表现时需紧急就诊。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每年监测骨密度,持续补充碳酸钙D3片及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松药物。
恢复期保持蛋白质摄入,每日适量食用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久坐久站,乘车时使用腰托减少震动。戒烟限酒以促进骨愈合,体重指数超过24者需控制减重。心理上接受渐进式康复,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协助完成日常活动并监督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