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刮治后牙龈酸胀发痒通常需要复查。龈下刮治是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步骤,术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但持续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或治疗不彻底,需及时评估。
龈下刮治通过清除牙根面菌斑和牙石控制牙周炎症,但操作可能对牙龈组织造成机械刺激。术后1-3天内轻微酸胀属于正常反应,与牙周膜敏感或局部充血有关。此时可观察口腔卫生维护情况,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刺激,用生理盐水含漱帮助缓解。若伴随轻微出血,多为暂时性现象。
当酸胀发痒持续超过1周或加重,可能涉及刮治残留物刺激、继发感染或牙龈愈合异常。深牙周袋区域易存留牙石碎片,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反应。部分患者对刮治器械的物理接触较敏感,可能产生延迟性不适。此时需通过牙周探诊和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有未清除的深部牙石或牙周袋感染,必要时进行补充刮治或局部用药。
建议术后7-10天常规复查,医生将评估牙龈愈合状态、牙周袋深度变化及菌斑控制效果。日常应使用牙缝刷清洁牙间隙,避免过硬食物刺激治疗区。若出现自发性疼痛、脓液渗出或牙龈明显肿胀,应立即就诊排查急性感染。长期维护阶段需每3-6个月进行牙周检查,防止炎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