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灶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发布于 2025/07/07 06:30

结核灶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病变,可能发生在肺部或其他器官,主要导致组织坏死和功能损害。结核灶的危害包括传染风险、器官功能受损、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需及时规范治疗。

1、传染风险

活动性肺结核灶可通过飞沫传播结核分枝杆菌,传染性强。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的含菌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引发感染。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确诊后需隔离治疗。传染期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2、组织破坏

结核灶中心常发生干酪样坏死,肺部病灶可能导致空洞形成,破坏支气管和血管结构。肺外结核如骨结核可造成椎体塌陷,肾结核会引起输尿管狭窄。这种结构性损害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如肺纤维化、脊柱畸形等。

3、全身消耗

结核分枝杆菌释放的毒素会引起长期低热、夜间盗汗、食欲减退等症状,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等消耗性表现,儿童患者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加强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

4、并发症风险

肺结核灶可能并发咯血、气胸或继发细菌性肺炎;肠结核可导致肠梗阻或穿孔;结核性脑膜炎可能引起脑积水或脑神经损伤。这些急重症并发症需紧急医疗干预,部分可能危及生命。

5、治疗复杂性

结核灶治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6-9个月,耐药结核需延长至18-24个月。长期用药可能引起肝损伤、视神经炎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视力等指标。不规范治疗易导致复发或耐药性产生。

发现结核灶后应全程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活动以增强免疫力。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消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良好。完成治疗后仍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监测是否有复发迹象。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筛查,儿童需按要求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