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以及尿钠减少。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通常由肝硬化、急性肝衰竭等疾病导致。
1.少尿或无尿
患者24小时尿量通常少于400毫升或完全无尿排出。这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直接相关。患者可能出现膀胱空虚感,但无明显排尿需求。部分患者会伴随下肢水肿或腹水加重,需通过限制液体摄入、利尿剂等方式缓解症状。
2.氮质血症
血液中尿素氮、肌酐等含氮废物显著升高,反映肾脏排泄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神经精神症状。这种情况需通过血液净化治疗或肝移植干预。
3.稀释性低钠血症
血清钠浓度低于135毫摩尔/升,但体内总钠量正常或增多。患者可能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痉挛,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或昏迷。这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水潴留有关,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并监测电解质。
4.尿钠减少
尿钠浓度通常低于10毫摩尔/升,显示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强。这是肾小管功能代偿性改变的结果,常伴随尿量减少和尿液浓缩。患者需避免高钠饮食,同时监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评估病情进展。
肝肾综合征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限制每日钠摄入量在2克以下,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但保证足够热量。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体重、尿量及肾功能指标。出现意识改变、严重水肿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