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电子鼻咽镜检查、上气道CT检查、血氧饱和度监测、体格检查等方式检查。打呼噜可能与肥胖、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多导睡眠监测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打呼噜相关疾病的金标准,可记录睡眠时的脑电波、眼动、肌电、心电、呼吸气流、血氧饱和度等数据。该检查能明确打呼噜是否伴随睡眠呼吸暂停,并评估其严重程度。检查需在睡眠实验室进行,患者需佩戴多个传感器入睡,数据由专业医师分析。
2、电子鼻咽镜检查
电子鼻咽镜检查可直观观察鼻腔、咽腔、喉腔的解剖结构异常。检查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鼻腔插入,评估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软腭松弛、扁桃体肥大等导致上气道狭窄的病变。该检查能帮助明确打呼噜的局部阻塞部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上气道CT检查
上气道CT检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显示上气道的立体结构,可测量气道截面积、评估狭窄程度。该检查对骨性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如颌骨发育不良、舌骨位置异常等。检查时需保持平静呼吸状态,辐射量较低,但孕妇需谨慎选择。
4、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指夹式探头连续监测夜间血氧水平,可间接反映呼吸暂停导致的缺氧情况。便携式设备适合居家筛查,若发现血氧反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但该检查无法区分具体阻塞部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重指数、颈围,观察颌面形态,检查鼻腔通畅度及咽部结构。医生会评估是否存在小下颌、舌体肥大、悬雍垂过长等体征。该检查简单易行,能初步判断打呼噜的危险因素,但无法替代仪器检查对病情的定量评估。
打呼噜患者日常应控制体重,避免睡前饮酒或服用镇静药物,采取侧卧位睡眠。建议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卧室空气湿润。若伴随白天嗜睡、晨起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需遵医嘱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