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腰椎感染通常可以彻底治愈,但需及时规范治疗。腰椎感染多由细菌侵入手术部位引起,需通过药物控制感染、手术清创等综合干预。
手术后腰椎感染若在早期发现并接受规范抗生素治疗,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配合卧床休息和营养支持。感染较轻时,通过4-6周静脉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清除病原体,后续口服药物巩固疗效。此阶段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观察椎体及周围组织恢复情况。
若感染范围较大或合并脓肿形成,可能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放置引流管。严重者可能出现椎体破坏或神经压迫,此时需椎间融合术联合长期抗感染治疗,疗程可能延长至3个月以上。高龄、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恢复较慢,需更严密监测。少数耐药菌感染或治疗延误的病例可能转为慢性感染,需调整抗生素方案并多次清创。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若出现发热、伤口渗液或腰痛加重,应立即复查。定期随访1年以上,通过血液检查、MRI等确认感染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