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机械性损伤、代谢异常等。骨关节炎可能与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负荷过重、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结构异常或代谢功能缺陷,增加患病概率。家族中有骨关节炎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类患者需注意避免关节过度使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药物延缓软骨退化。
2、机械性损伤
长期关节负荷过重或急性外伤均可导致骨关节炎。肥胖、重体力劳动、运动损伤等会使关节承受异常压力,加速软骨磨损。关节内骨折、半月板损伤等创伤可能直接破坏关节结构。这类患者应减少爬楼梯、下蹲等动作,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疼痛,严重者需考虑关节镜清理术。
3、代谢异常
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可能诱发继发性骨关节炎。高血糖环境会损害软骨细胞功能,尿酸盐结晶沉积可直接损伤关节组织。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监测血尿酸、血糖水平,可配合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抗炎药物,同时补充钙维生素D咀嚼片改善骨代谢。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适度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冬季注意关节保暖,可使用护膝等辅助器具。饮食上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奶制品,适量补充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体重超标者需制定科学减重计划,建议每月减重不超过体重的5%。关节疼痛加重或出现明显肿胀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