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症状。腹痛多为持续性剧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1、腹痛
腹痛是急性腹膜炎最突出的症状,疼痛多为持续性剧痛,可局限于病变部位或弥漫至全腹。腹膜受到炎症刺激后,疼痛会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患者常采取屈曲体位以减轻疼痛。腹痛程度与炎症范围及病因有关,如胃十二指肠穿孔引起的疼痛常突然发生且剧烈。
2、腹肌紧张
腹肌紧张表现为腹部肌肉强直性收缩,触诊时腹壁僵硬如板状,称为板状腹。这是腹膜受刺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程度与炎症严重性相关。腹肌紧张在病变部位最为明显,如阑尾炎时右下腹肌紧张显著。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常见伴随症状,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麻痹可出现持续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或粪样物。呕吐会加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液纠正。
4、发热
发热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体温多在38-39℃之间。如为细菌感染所致,可出现寒战高热;若体温不升反而下降,提示病情危重可能已发生感染性休克。发热程度与感染严重性及患者体质相关。
5、休克
休克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多因大量体液丢失、细菌毒素吸收导致。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休克提示腹膜炎症广泛、病情凶险,需立即抢救治疗。
急性腹膜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水以减少胃肠分泌。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疼痛。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出入量,出现休克表现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