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素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综合征是一种由肝素类药物诱发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该病可能与免疫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抗体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停用肝素并采取抗凝替代治疗。
肝素类药物在临床常用于抗凝治疗,但部分患儿用药后会产生针对血小板因子4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过度消耗。典型症状包括注射部位皮肤瘀斑、突发血小板计数下降,严重时可出现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素依赖性抗体阳性,血小板计数常低于正常值一半以上。
治疗需立即停用所有肝素制剂,换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或比伐卢定注射液等非肝素类抗凝药物。对于已形成血栓的患儿,可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术。重症患儿可能需要血浆置换清除抗体,同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变化。
日常护理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倾向,避免磕碰外伤。饮食宜选择软质易消化食物,减少粗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下肢血栓患儿应穿戴医用弹力袜。家长发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或肢体肿胀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