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植入适应症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7 13:21

人工晶体植入术主要适用于白内障、高度近视、无晶体眼等患者,通过置换混浊晶体或矫正屈光不正改善视力。常见适应症主要有白内障导致视力障碍、高度近视无法通过眼镜矫正、外伤性晶体脱位、先天性白内障以及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性白内障。

1、白内障导致视力障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适应症,晶状体混浊导致视物模糊、眩光敏感。当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时,需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可选用非球面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等类型,根据患者用眼需求选择。

2、高度近视无法矫正

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且角膜薄无法激光手术者,可选择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该术式保留自身晶体,在虹膜与晶体之间植入矫正镜片,需排除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禁忌症。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3、外伤性晶体脱位

眼部外伤导致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时,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或严重散光。需通过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术治疗,将人工晶体固定于睫状沟或巩膜壁。术前需评估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状态。

4、先天性白内障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需在6周至3个月内手术,防止形觉剥夺性弱视。植入人工晶体需谨慎计算度数,通常预留适度远视以适应眼球发育。术后需长期进行屈光矫正和遮盖治疗弱视。

5、角膜屈光术后并发症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若并发白内障,因角膜曲率改变需特殊计算公式选择人工晶体度数。可能需使用第三代计算公式或术中像差仪辅助测量,减少术后屈光误差风险。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需避免揉眼、剧烈运动1个月,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视力、眼压及眼底情况。高度近视患者建议每年检查视网膜,白内障术后3个月内可能出现后发障需激光治疗。日常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加速晶体老化,控制血糖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