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度活动、规律服药、监测体征、定期复查等。心脏手术后的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需严格遵循医嘱。
1、保持伤口清洁
心脏手术后伤口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术后短期内不要沾水,按照医生指导更换敷料。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或发热,应及时就医。避免抓挠或摩擦伤口,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2、合理饮食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组织修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3、适度活动
术后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度活动,如床边坐起、短距离行走。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活动时注意心率变化,如出现胸闷、气促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4、规律服药
术后需严格按医嘱服用抗凝药、抗生素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了解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华法林可能导致出血,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服药期间避免饮酒,某些药物可能与食物相互作用。
5、监测体征
每日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异常症状。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提示体液潴留,需及时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6、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复查时如实向医生反映术后症状和用药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和用药方案,确保手术效果最大化。
心脏手术后恢复期通常需要3-6个月,期间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心态,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如出现明显不适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术后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