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斜的解剖异常,可能表现为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鼻中隔偏曲主要由发育异常、外伤、遗传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鼻内窥镜检查确诊。
1、鼻塞
鼻塞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腔通气不畅。偏曲程度较轻时可能仅在感冒或过敏时出现鼻塞,严重时可能导致持续性鼻塞。长期鼻塞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嗅觉减退等问题。鼻腔黏膜因气流异常可能继发充血肿胀,加重通气障碍。对于结构性鼻塞,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2、头痛
鼻中隔偏曲可能因压迫鼻腔外侧壁结构引发反射性头痛,疼痛多位于前额、眼眶周围。偏曲部位与中鼻甲接触可能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产生周期性或持续性钝痛。头痛常在鼻塞加重时明显,可能伴随眼胀、流泪等症状。使用减充血剂可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根本解决需通过鼻中隔成形术矫正解剖异常。
3、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凸起部位的黏膜较薄且易受气流冲击,血管容易破裂导致反复鼻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但发作频繁,干燥环境或外伤后更易发生。偏曲部位的黏膜溃疡可能形成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局部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湿润有助于预防出血,严重者需电凝止血或手术矫正。
4、睡眠障碍
严重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夜间张口呼吸、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暂停。长期缺氧可能引发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等继发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腺样体面容。睡眠监测可评估呼吸紊乱程度,轻度患者可通过体位调整改善,中重度需考虑手术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联合干预。
5、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可能阻塞鼻窦开口,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引发反复鼻窦感染。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胀痛、脓性鼻涕、嗅觉障碍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窦炎口服液等药物,慢性病例需结合鼻内镜手术矫正解剖异常并开放窦口。
鼻中隔偏曲患者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润,过敏季节注意减少接触过敏原。轻度偏曲无显著症状者无须特殊处理,当出现持续鼻塞、反复鼻出血或继发鼻窦炎时,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手术矫正的必要性。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外伤撞击鼻部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