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后角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手术、康复训练、中医理疗等方式治疗。半月板后角损伤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变、外力撞击、关节不稳、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急性期需制动休息,避免负重活动,可配合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可佩戴护膝稳定关节,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减少半月板压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关节腔注射
对于反复关节积液或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关节润滑功能,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滑膜炎症。需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后避免剧烈活动。
3、关节镜手术
Ⅲ度撕裂或交锁症状明显者需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或部分切除术。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红区损伤,使用可吸收缝线修复;白区损伤则需行成形术切除不稳定碎片。术后需支具固定,配合系统性康复训练。
4、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开始直腿抬高、踝泵训练防止肌肉萎缩。恢复期进行闭链运动如靠墙静蹲、坐位伸膝,逐步增加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力量。后期加入平衡垫训练改善本体感觉,避免跳跃扭转动作。所有训练需无痛范围内进行。
5、中医理疗
可配合针灸刺激阳陵泉、犊鼻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或采用中药熏洗缓解僵硬。推拿手法需避开急性肿胀期,以轻柔的揉捏法松解周围软组织。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有助于活血化瘀,外用伤科灵搽剂辅助消肿止痛。
治疗期间应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控制体重减少膝关节压力。恢复运动时需佩戴运动护膝,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适量摄入深海鱼类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若出现关节卡压或反复肿胀应及时复查MRI评估损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