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是指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症的疾病,属于肺结核的常见类型之一。继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既往感染过结核菌的个体,结核性胸膜炎则是结核菌侵犯胸膜导致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状。
1、发病机制
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通常由体内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激活引起。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原发感染后残留的结核菌可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肺组织及胸膜,导致肺部病灶复发并累及胸膜。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与结核菌直接侵犯胸膜或通过变态反应引发炎症有关。
2、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痛常随呼吸或咳嗽加重。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胸腔积液较多时可出现气促,查体可见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膜炎性胸水多为渗出液,外观呈草黄色或血性。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或CT可显示肺部结核病灶及胸腔积液。胸水检查包括生化、细胞学及结核菌涂片培养。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辅助诊断。必要时可通过胸膜活检获取病理学证据。
4、治疗原则
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等。胸水量大时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缓解症状。严重胸膜增厚粘连者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用药原则,疗程通常需要6-9个月。
5、预防措施
预防重点在于控制结核病传播,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筛查。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潜伏感染复发。接种卡介苗可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风险。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室内通风。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方案,以免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