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的晚期放射性损伤主要包括放射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血管病和放射性脊髓空洞症。放射性脊髓病是放射性损伤后最常见的类型,放射性脊髓血管病多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放射性脊髓空洞症则因脊髓组织液化坏死形成空腔。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
放射性脊髓病通常发生在放射治疗后数月到数年,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病理改变以白质脱髓鞘和轴突变性为主,可能与放射线直接损伤神经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有关。放射性脊髓血管病多因放射线导致血管内皮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引发脊髓缺血或出血,临床可表现为突发性瘫痪或感觉缺失。放射性脊髓空洞症是晚期罕见并发症,由于脊髓中央管扩张或坏死灶融合形成空洞,症状包括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和肌肉萎缩。
对于接受头颈部或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若出现肢体麻木、行走不稳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需警惕放射性脊髓损伤可能。日常需避免颈部过度屈伸动作,注意预防跌倒,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特别是维生素B族。康复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