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可能会引起腹泻,发烧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胃肠功能紊乱、脱水、热性惊厥、肺炎、中耳炎等。小儿发烧时体温升高明显,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腹泻症状。
1、胃肠功能紊乱
小儿发烧时体温升高会抑制消化酶活性,胃肠蠕动加快可能导致腹泻。胃肠功能紊乱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可能伴有腹痛。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大便性状,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血便,应及时就医。
2、脱水
发烧伴随腹泻容易导致体液丢失,引发脱水。脱水症状包括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等。家长需少量多次给患儿补充口服补液盐,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严重脱水可能出现嗜睡、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3、热性惊厥
部分婴幼儿在体温快速上升期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家长需保持冷静,将患儿平卧头侧位,清除口腔异物,记录发作时间。多数热性惊厥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就医。热性惊厥通常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4、肺炎
持续高烧可能提示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炎患儿除发热外,可能出现咳嗽加重、呼吸急促、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胸廓起伏情况,避免擅自使用止咳药。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胸片检查,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5、中耳炎
小儿咽鼓管较短平,发烧时易并发中耳炎。患儿可能表现为耳痛、抓耳、烦躁不安,婴幼儿可能拒奶。家长可观察耳道有无分泌物,避免用力擤鼻。医生通过耳镜检查确诊后,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药物。未及时治疗可能影响听力发育。
小儿发烧期间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着宽松透气。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记录发热天数、最高体温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频繁、皮疹等警示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严重感染性疾病。退热药物需严格按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多种退热药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