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肝脏超声检查以及胎儿超声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孕妇的肝脏健康状况、病毒复制活跃度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乙肝孕妇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是否正常。若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乙肝病毒活动或肝脏损伤,需及时干预。检查频率通常为每1-2个月一次,妊娠晚期可适当增加。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可明确孕妇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数值越高传染风险越大。若病毒载量超过一定阈值,需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概率。该检查建议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
3、乙肝五项定量检测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可全面反映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和免疫情况。若e抗原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表面抗体阳性则表明具有免疫力。该检查结果对制定母婴阻断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肝脏形态、大小及结构变化,帮助发现肝硬化、肝纤维化等并发症。对于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建议在孕中期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若发现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5、胎儿超声检查
胎儿超声检查主要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排除畸形,并评估胎盘功能。乙肝孕妇需按常规产检时间进行超声检查,特别关注胎儿宫内发育状况。若孕妇病毒载量高,超声还可辅助判断有无宫内感染迹象。
乙肝孕妇除定期检查外,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饮酒,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和抗病毒治疗,分娩后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产后仍需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