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局部冷敷、抬高患肢等方式快速缓解。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引起,急性发作时需结合药物与物理干预。
1、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红肿热痛。适用于无胃肠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可能引发消化道不适。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与其他抗炎药联用。
2、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片通过干扰白细胞趋化作用减少炎症反应,对急性痛风发作48小时内效果显著。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该药与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可能增加毒性。
3、糖皮质激素
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多关节受累或对前两类药物无效者。可快速缓解炎症但不宜长期使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可针对性缓解局部症状。
4、局部冷敷
急性期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关节,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降低代谢速率,减少炎性介质释放。避免直接皮肤接触冰块,防止冻伤。可与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止痛效果。
5、抬高患肢
发作时将下肢垫高20-30厘米,利用重力减轻关节腔压力及水肿。配合绝对制动可降低尿酸盐结晶对关节滑膜的机械刺激。卧床休息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
痛风急性期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低嘌呤来源为主。缓解期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肥胖者逐步减重,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定期监测尿酸值,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或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预防复发。发作期间禁止热敷或按摩患处,以免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