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冠状动脉阻塞程度和心肌损伤的严重性。心绞痛是冠状动脉暂时性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两者在病因、症状、危险程度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1、病因差异
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起,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诱发症状。心肌梗死多因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少数可能由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2、症状特点
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2-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疼痛更剧烈且持续超过30分钟,常伴有濒死感、冷汗及恶心呕吐,硝酸甘油无法有效缓解症状。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3、危险程度
心绞痛属于心肌缺血的可逆性损伤,及时治疗通常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害。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坏死,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死亡率较高。
4、诊断方法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冠脉造影可见血管狭窄。心肌梗死心电图会出现病理性Q波和ST段抬高,血液检查可发现肌钙蛋白显著升高。心脏超声能评估心肌受损范围和心脏功能状态。
5、治疗原则
心绞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供血,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心肌梗死需紧急再灌注治疗,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
心绞痛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心肌梗死康复期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心脏功能。两类患者均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