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打呼噜可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扁桃体肥大、肥胖等因素有关。打呼噜通常由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引起,可能伴随睡眠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该病是打呼噜的常见原因,因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导致通气不足,可能伴随夜间憋醒、晨起头痛等症状。治疗需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氨茶碱片、乙酰唑胺片等药物改善通气,严重者需手术矫正气道结构。
2、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引发睡眠时张口呼吸和打呼噜,可能伴有鼻塞、头痛等症状。轻度可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缓解,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重度需行鼻中隔矫正术。
3、慢性鼻炎
鼻腔黏膜长期炎症肿胀会阻碍气流通过,引发打呼噜,常伴鼻痒、流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4、扁桃体肥大
儿童及青少年多见,肥大的扁桃体会直接阻塞咽部气道,导致打呼噜和张口呼吸,可能合并反复咽痛。急性期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慢性增生者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5、肥胖
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舌根后坠加重打呼噜,通常伴随代谢异常。需通过饮食控制、有氧运动减重,侧卧睡眠可暂时改善症状,严重肥胖者需评估代谢手术指征。
建议打呼噜人群避免睡前饮酒,保持卧室湿度适宜,使用侧卧睡姿减少气道阻塞。若每周出现3次以上打呼噜伴呼吸暂停,或日间明显嗜睡,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完善睡眠监测评估病情。肥胖者需制定个性化减重计划,戒烟并控制晚餐摄入量,睡眠时可尝试抬高床头15度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