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1、发热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常出现中高度发热,体温可达38-40摄氏度,发热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通常伴随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干燥等表现。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通过升高体温抑制病毒复制。对于病毒性脑膜炎引起的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
2、头痛
头痛是病毒性脑膜炎最突出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全头部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咳嗽、低头或头部转动时疼痛加重。头痛程度多为中重度,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痛可能与颅内压增高、脑膜炎症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有关。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使用盐酸曲马多片、氨酚待因片缓解疼痛。
3、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克尼格征阳性和布鲁津斯基征阳性。颈强直表现为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增加;克尼格征阳性指仰卧位屈髋屈膝90度后,被动伸膝时出现抵抗和疼痛;布鲁津斯基征阳性表现为屈颈时出现双侧髋膝关节不自主屈曲。这些体征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依据,提示脑膜受到炎症刺激。出现脑膜刺激征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如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或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预防方面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