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和麦粒肿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区分。霰粒肿是睑板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麦粒肿则是急性化脓性炎症。以下三招可帮助快速区分:观察红肿热痛程度、触摸肿块硬度、查看脓点形成情况。
1、发病机制
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潴留,引发慢性非感染性肉芽肿。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分为外麦粒肿(睫毛毛囊感染)和内麦粒肿(睑板腺急性化脓)。前者进展缓慢,后者起病急骤。
2、症状表现
霰粒肿表现为眼睑无痛性硬结,直径约2-8毫米,表面皮肤可推动,偶有轻度充血。麦粒肿典型症状为局部红肿热痛,外麦粒肿在睫毛根部可见黄色脓点,内麦粒肿结膜面充血明显,常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3、治疗方法
霰粒肿早期可热敷配合睑板腺按摩,顽固性肿块需行霰粒肿刮除术。麦粒肿需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控制感染,成熟脓点需切开排脓。两者均需注意避免挤压,防止感染扩散。
日常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脏手揉眼。霰粒肿反复发作需排查睑缘炎等基础疾病,麦粒肿患者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若出现视力模糊、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肿块持续增大超过两周未消退,应及时到眼科就诊。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维护睑板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