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的CT检查的方法

发布于 2025/07/07 17:5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检查方法主要有平扫CT、增强CT、三维重建CT等。CT检查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1、平扫CT

平扫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基础的检查方式,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完成。通过横断面扫描可观察椎间盘是否向后突出、有无钙化或游离髓核,同时能评估椎管狭窄程度及黄韧带肥厚情况。扫描范围通常覆盖腰3至骶1椎体,层厚控制在1-3毫米以提高分辨率。该检查对骨质结构显示清晰,但软组织对比度略低于MRI。

2、增强CT

增强CT需静脉注射碘对比剂,适用于怀疑合并感染、肿瘤或术后复发的病例。对比剂可强化血管及炎性组织,帮助鉴别椎间盘突出与硬膜外脓肿、转移瘤等病变。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及过敏史,扫描时需把握动脉期、静脉期等时相特征。该技术对显示病变血供和周围软组织关系更具优势。

3、三维重建CT

三维重建CT通过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脊柱立体图像,能多角度观察椎间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解剖关系。容积再现技术可直观显示骨性椎管形态,曲面重建能追踪神经根走行路径。该技术对复杂病例的手术规划有重要价值,但需配合薄层扫描数据完成重建。

4、CT脊髓造影

CT脊髓造影需腰椎穿刺注入造影剂后进行扫描,可清晰勾勒硬膜囊和神经根轮廓。适用于常规CT显示不清的极外侧型突出或术后瘢痕粘连病例。该检查能动态观察造影剂流动受阻情况,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预防头痛等并发症。

5、低剂量CT

低剂量CT通过优化扫描参数降低辐射暴露,适用于需多次复查的年轻患者或孕妇筛查。采用迭代重建算法可在减少50%辐射剂量的同时保持图像质量,但对微小突出或早期病变的敏感性有所下降。该技术更适用于随访观察而非初次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检查前需去除腰部金属物品,检查时保持体位稳定。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后再行检查。日常应注意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若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障碍需立即就医,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神经压迫需手术干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