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的接触性皮炎有什么
发布于 2025/07/07 18:26
发布于 2025/07/07 18:26
特殊类型的接触性皮炎主要包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光毒性接触性皮炎、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等。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主要由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常见致敏原有金属、染发剂、橡胶制品等。患者接触致敏原后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渗出和结痂。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日常需避免再次接触已知过敏原。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直接接触强酸、强碱、洗涤剂等刺激性物质导致,与免疫反应无关。临床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水肿、脱屑,严重者可有糜烂。治疗需立即脱离刺激物,用清水冲洗患处,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等保护剂,或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日常应做好职业防护,避免皮肤接触刺激物。
光毒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光敏物质后经紫外线照射引发的非免疫性反应,常见光敏物包括某些植物、药物如四环素类。临床表现为曝光部位出现晒伤样红斑、水疱,伴灼痛感。治疗需避光,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日常应避免接触光敏物并加强防晒。
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需光敏物接触和紫外线照射共同作用,常见致敏原有防晒剂、香料等。皮损可超出接触部位,表现为湿疹样改变。治疗需避光并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日常应排查并避免使用含致敏成分的护肤品。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是已致敏个体通过口服、注射等全身途径接触过敏原引发的反应,常见诱因有药物、食物等。表现为既往接触部位复发皮炎,或泛发性湿疹样皮疹。治疗需停用致敏物质,严重时遵医嘱系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日常应建立过敏档案,就医时主动告知过敏史。
接触性皮炎患者应避免搔抓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记录可能的致敏物质,新用化妆品需先做皮肤测试。职业暴露人群应规范使用防护用具,出现皮损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皮疹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完善斑贴试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上一篇 : 月经前一天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暴雪对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有效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